42天,4个省一!西附初中袁静老师斩获省语文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11月30日,2023年江苏省中学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宿迁落下帷幕,来自全省13个设区市的39位优秀初中语文教师同台竞技!西附初中袁静老师代表苏州参赛,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深厚的学科素养和出色的赛场表现,荣获江苏省一等奖!!!
42天,4个省一等奖!自10月19日至今,西附初中共有4位教师亮相江苏省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并在这三项最具含金量的省赛中,全员斩获一等奖!教师获奖喜报频传的背后,正是西附初中书写教师队伍建设新篇章的生动诠释。
今天,小编带领大家走进喜报的背后,跟随袁静老师,一同回眸备赛旅程,探寻西附人的成长秘笈。
一个群:“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正式备赛是两个月前,区教研员芦淳老师为我组建了每日打卡点评群。这个群成为我整个备赛期最核心的提升路径,效用超乎想象。群里有2020年省赛一等奖得主星湾学校乐继平老师,温和睿智,倾囊相授;有西附语文领军者娟主任,细致周到,专注澄澈;有热情的晓芳姐,快人快语,声情并茂;有经验丰富的挚友婷姐,简单纯粹、深邃凝练;有多面手玲玉姐,热心爽气,独具一格……
无论何时,伙伴总是第一时间给我点赞。困惑时,芦老师是用他的犀利思辨点拨指导,还时不时送上幽默的鼓励——“多听几遍《笑看风云》,郑少秋、汪小敏的都听听”。
他们鼓舞鞭策,也贴心陪伴着我的前行。每个日暮或深夜,我会在这个群发布当天“业绩”:有时是一篇断句、一份诗词鉴赏、一幅粉笔字,有时是一份教学设计,有时是论文摘抄,有时是随手写的评论……
我们还多次探讨“依标教学”“情境化”“任务”等话题,这不仅激发了我对教学的深度思考,还直接成为省赛演讲环节的思路源头。“谈谈你对学习任务群的理解”,这个话题,我确实有持续的研究。
苏州市教研员钱建江老师将我们苏州三位选手的群命名为“前行”——不是孤独之旅,而是精神的又一间小屋。三次集中说课和演讲集训,我从另两位选手身上学到了不同风格的处理方式,也得到了钱老师和另两位区教研员的组团式指导。尤其是钱老师,每次都能提纲挈领地总结,针对我们每个人的特点补充点评,切中肯綮,务实高效,让我们十分受益。
比赛时,抽到了合乎心意的文本。3小时备课游刃有余,现场说课胸有成竹。当比赛落幕,我确凿觉察到了如赛场板书所绘出的甘蔗般的拔节成长。
一群人:“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备赛期虽压力重重,但我重新体验了纯粹的学习者身份。在一次次沉浸与修炼中,感受到“心流”乃至高峰体验。再读熟悉的文字,真有醍醐灌顶之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我算是一个善“假于人者”,总遇贵人,而且是一群人。感谢精勤卓越的西附初中,这块良地孕育了让我仰慕、切磋、学习的高人。
在副校长李英和李娟主任的牵头下,组内优秀同仁们组建备赛团,成了我的坚强后盾。还有田秋平、沈春艳、田藏藏、陈洁等老师,总能从不同视角给我以启发。
冯明涛老师尤其擅长将文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结合,并用典雅凝练的语言加以阐释。他的《古典诗歌意象发微》一文是我打印带去比赛的唯一古诗鉴赏资料,他的文本解读类文章也是我反复阅读、勾画体味的对象。
赛前模拟后,我与婷姐、苏恒长聊良久,梳理脑中的杂乱思绪。同办公室的刘建锋老师与我闲谈杂论颇多,上达天文地理,下至琐细家务事……锋哥著名口头禅:“没事,不影响你的优秀!”托他吉言,也受他扶助。因为有他们,我不断突围。
当我扛着小黑板,向张宇凌老师当面拜师学艺,不禁感叹张老师简直神人一枚!这是之前的语音交流还不足以发现的。三言两语直戳要害,金句频出——我把她的粉笔字十大法则整理如下,条条入心:
身处一个高手如林的集体,每个照面、每次闲谈、每场对话似乎都可以被赋予意义,一切都充满可能性。我还想特别感谢我的学生,赵禹、沈天懋、周子清、王子涵、杨佳颖、宋彬菁、吴瑾瑜、周逍寅、陆云翀等等——你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敏感的文字嗅觉,又何尝不是在以另一种方式促进我的理解?归根结底,我们都是终身学习者。
一个人:“天明独去无道路,山入高下穷烟霏”
自9月起,我开始了每日的办公室自修之旅。五楼临窗的办公桌,背后是一排古色古香的书柜,窗外是娄港河和奥体中心,视野颇佳。女儿每个周末都会来此报到,并皱着眉头嘟囔:小猪佩奇的妈妈周六都不要上班的。
失去周末,在他人看来或许是件伤心事;于我,则是收获了最幸福的独处时光。多少个周末与夜晚,在宁静的津梁园,或埋头于案前层叠的书籍,或在深学楼的空教室里模拟,或在电脑前叮咚敲击观点……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主宰着整个王国,想象力、诗情画意、理想主义与我为伴。一次次反思提炼、推翻重建中,我渐渐完成自我的“系统升级”。
行动是抚平焦虑的最佳方式。备赛三个月,我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一切边角时间,完成了约100页文言文断句、10余篇诗歌鉴赏、8篇杂说评论、50多幅粉笔字、10余次限时备课说课、10余次演讲,阅读了50篇以上学术论文、3本专业书籍,还将此前所写的2篇论文修改发表。
这场比赛,这趟从盛夏到初冬的旅程,意义也在此吧。如今已是——“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结语:
冬天是一个故事的落幕,也往往酝酿着另一个故事的序曲。荣耀是一个句号,荣耀也永远不是句号,袁老师和她的西附伙伴们已踏上新的旅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风正帆扬,奋楫争先;育才造士,做优建强。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西附初中始终把师生生命个体的幸福感放在首位。西附人的幸福,是携手共进的荣耀感,是各美其美的精致感,是开放包容的归属感,是人人奋斗的成就感,是未来已来的自信感……
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为国培养人才的中坚力量,既是教育人的担当,也是新时代的认定。西附初中将以敢为人先的气魄、追求卓越的精神、久久为功的毅力,为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先行者、驱动者、实践者而不懈奋斗。
一审一校:李娟
二审二校:范建华、田秋平
三审三校:李英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