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大单元教学,践行新课标理念 ——西附初中承办2023年园区中学音乐教师优课评比活动
4月26—27日,由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园区中学音乐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在西附初中圆满落幕。全区共15位教师参与角逐,老师们精心准备,充分展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厚的音乐素养。
东沙湖实验中学范楷老师执教《长调与短调》,创设情景带学生走进蒙古族,通过演唱、演奏、模仿、对比等方式,了解学习蒙古族音乐的多样性,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魅力,理解蒙古族音乐在民族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星汇学校张佩玉老师执教《疆·遇》,将浓烈明艳的色彩与热烈绮丽的音乐相融合,用联觉的方式探索新疆音乐的魅力。多样的音乐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多维体验赛乃姆独特的表现特征。同学们用音乐的思维探索感知新疆音乐的多彩,并在丰富的师生合作中获得自信。
金鸡湖学校的仲昀来老师带来了小调民歌《无锡景》,她用琵琶演奏带学生进入江南水乡的情境,用优美的语言讲述着歌曲的旋律线条,用软糯的讲话方式读着苏州方言,尽显江苏民歌的独特魅力。
星洋学校彭滟云老师带来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一首经典的小提琴乐曲。充满西域风情的音乐旋律,再现了塔吉克族人民载歌载舞、热闹欢腾的舞蹈场面。教学中,彭老师以祖国边陲的地理位置作为抓手,围绕着节拍、调式、速度等方面展开学生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西域音乐的独特魅力。
独墅湖学校徐慧老师的大单元教学“边疆情·丝路韵”,以中国“丝绸之路”为主线,重点讲解了塔吉克族特有的音乐文化,利用多样化情景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继承与弘扬中国“丝路”文化精神以及对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热爱。
西附初中何领老师执教《新疆情韵》,带领同学们来到美丽的天山脚下,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人民用歌声和舞蹈欢迎大家的到来,大家在唱、跳中领略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
唯亭学校许韵洁老师执教的《小放牛》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小调民歌别样的魅力,还带领学生一起探索了民族与京剧的融合之美。通过模仿、对比、唱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
娄葑学校汪思婷老师带来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互动音乐课堂《在影视音乐中绽放配乐之花》。汪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影视音乐中的“音画关系”,探究不同“音画关系”带来的观影效果,并根据设立的“音画关系”运用“剪映”APP创作短视频作品并上传“易加互动”平台,多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探究能力。
园区一中王雅南老师通过《樱花》一课,带领着同学们来到樱花树下,欣赏美景和樱花的同时,感受东亚音乐的美好,品味大和民族别样的人生态度。
东沙湖实验中学刘轩甫老师执教自组单元《华北风情——“歌”韵传神》,建立以“歌”为探寻主线的单元整体架构。通过欣赏、表演《小放驴》、对比欣赏《打枣》等,使学生感受河北“吹歌”的音乐风格特征。融合《清明上河图》,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西附初中缪丛远老师执教《梨园正青春》,让同学们深度体验老将黄忠的人物形象,体验京剧艺术唱念做打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的艺术魅力。缪老师设计精巧,教态大方,语言灵动,注重细节,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星澜学校黄金亮老师执教《深情》,以“乐器演奏”为主线,带领孩子们由浅入深地感受印度音乐的旋律特点,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孩子们精准把握印度民族音乐的风格。
东延路实验学校夏宁老师从聆听《卡门序曲》片段着手,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推断剧情的发展走向。以“赏-唱-演”的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感知、体验歌剧《卡门》经典唱段“斗牛士之歌”的表演艺术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分析作品音乐本体与人物性格这两者间的内在关联。
星海实验中学季亚霞老师带来了《山野放歌》,通过创设山野情境,带领孩子们沉浸式体验山野放歌的感觉,师生、生生对唱“哎呀嘞唉”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山野间,演唱热情瞬间被激发。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感受兴国山歌的意境,认识兴国山歌的风格,在连线兴国山歌传承人、即兴创作中品味兴国山歌的韵味,唤醒学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愿望。
星湾学校单萌萌老师执教《唱走长征路,山歌飞满天》一课,让学生体会到了山歌这一民歌体裁的魅力。单老师带领学生探索对比了两首不同地区的山歌各自的特点,感受体验不一样的山歌,激发少年更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邂逅一片春日西附,遇见了新生,遇见了收获,也遇见了出发,遇见了美。此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为园区音乐教师营造了个互相学习、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氛围,也为教师搭建了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成长平台,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感受美育,散播光亮,园区音乐人一直在路上。
文字:缪丛远、各参赛选手
照片:管书军、陈晓宇、音乐组
一审一校:缪丛远
二审二校:丁玉娟
三审三校:张艺、田秋平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