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体卫艺>艺术之窗> 详细内容

艺术之窗

【“润·透”艺坊】历史深处,器物自有魂魄
——西附初中优秀暑假作业展播(美术篇)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0 16:00:25 浏览次数: 【字体:

三千年前

“中国”被镌刻在方寸之间

深埋于地下

这是关于“中国”一词

最早的文字记载

 

三千年后

埋藏它的泥土

和这泥土连接的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国”

60077570db584f5b8830b1f249416b54.png

青铜器何尊内底铭文 “宅兹中国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

当考古学家发现了这埋藏千年的谜底,仿佛一滴水,溅起了时代的涟漪,也惊动了千年时光的碧波;当一件件承载历史魂魄的青铜器被发掘,虽历经千载已不再盛酒,但依旧满载时光之酒的沉香,迷醉了此刻,唤醒了青铜时代的余音。

4d138504d7844a71992972db83eebf71.jpg

那时风动,此时心动

西附初中学子站在“西附初中博物馆”的舞台上,凝视着陈列在历史舞台上的青铜器物,感受着时空的另一端传递而来的呼唤。古与今的视线交汇,长河一瞬,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西附少年们立足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生活,利用暑期,创作了一件件造型各异、极具美感的青铜器文创作品

与美随行,与趣同往

以青铜器为设计灵感,运用青铜造型、纹饰对购物袋、服装等进行装饰美化,线造型、面造型结合色彩搭配,让美随行。这既是一种低碳的生活态度,也会增添生活的情趣。

99ea4fe5ef0641c6bf95b56e46b61588.jpg

47d3c63e619e404895de734c64ddb45a.jpg

be716f1bef834a46bdabb8cc9b80b226.jpg

0bb4ec571af8491ebdfbbc055f6426c6.jpg

07684437657e4281a717ef384914f6ba.jpg

e33b30097e8f4474ae2bddd5733fc274.jpg

42bfd770b0644004b1edd9588fe5425a.jpg

1129543592f2400a92917d06d78748dd.jpg

dc037c60f55947b5b66a38d57b3f566a.jpg

c0f917dcb510467da932e8a5b9ddc9dc.jpg

6f3a6aec10574f3ca406bfd41ff53304.jpg

39954b0301fd40fda8937bdba548474c.jpg

58116b251af745648532ffacc65d743d.jpg

精美的手绘书签,使阅读更显精致文艺。书签内容选取“青铜”文物元素。再从外型、材质、风格到色彩精心设计,品味细节之美,此意境别是一番风情。这样的书签不仅是日常实用好物,更体现出商周时期“礼藏于器”社会文化符号。

eb273a57b7864e47a16a23675b27218b.jpg

1e3911a8342f49c48b5406cb8aeb56ef.jpg

72cf6a34d1f6444d8d779e34c2eb7dbb.jpg

929717faec0a45fa8f214ee53426da58.jpg

28954b61b28f41f79029da1573554947.jpg

e0b92f9b2f9e4b368419982ecd5298c5.jpg

c8f4aaa6179a491fb28849f29733adcf.jpg

54a22109a46d4be09770018b4ddcd877.jpg

正是这些巧思妙想,汇聚成了华夏文明的悠悠长河。西附博物馆计划将博物馆作为媒介、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优秀文化化为星点,播撒在西附校园的穹顶之下,引导学生跨越千载,与历史文物对话,与华夏文明对话,点燃中华文化的火把,薪火相传

1c0cfeb931454b08832865fb7389f336.jpg

659fbd387d2d4d7a9447f780e7ee5df6.jpg

 

图片视频:美术组

一审一校:陈晓宇

二审二校:丁玉娟

三审三校:范建华、管书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