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中心>课程评价> 详细内容

课程评价

教学评共生,素养向未来——西附初中承办园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实践探索”专题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18 18:55:33 浏览次数: 【字体: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为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课堂中落地生根,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准性与实效性,近日,西附初中承办园区教师教育基地“‘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实践探索”专题活动。园区各初中校教师齐聚一堂,共赴教学研讨的盛宴。


5d97168a82ba42f5a9adbc854138482d.jpg


课改深融·素养共生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核心场域。来自园区各初中校的教师们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在不同学段、学科中构建起“教-学-评”联动的立体课堂生态。

语文

星汇学校伍少坚老师以《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两首登高诗为例,进行对比联读,通过初读感其情,再品悟其境,复览探其心三个板块层层递进,逐步触摸诗人的登高情结。在古今登高意象的对话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建立起对中国文人精神谱系的深层认知。

星洋学校陈丹蕾老师执教《马说》,以前置思维导图诊断学情,串联“说马—说己—学‘说’—学人”教学链。通过朗读与文史互鉴,深挖“不平则鸣”内核,借量表支架提升思辨写作,延学迁移“韩如潮”笔法创作,全课贯通“教-学-评”链条,在文言解码中融合批判思维与文人襟怀。

西附初中潘玥老师从“读”“登”“临”三个关键词入手,执教三首登临诗,带领学生“临”诗人眼前之景、“临”诗人心中之意,与学生共登“文人士子”的群像高地,感悟文人风骨与士子之心,既激活了学生对中国诗歌“登临母题”的审美感知力,又引导其触摸中华文化中一脉相承的士子精神基因。


d802e9e965d743da91a283dfe1f415e3.JPG


数学

唯亭学校谭高洁老师以神舟二十号发射为情境导入,通过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正方形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推导面积与边长关系,自然建构算术平方根概念;通过分层例题讲练夯实基础,拓展无理数与实数知识体系,为后续深度学习奠定认知根基。

园区外国语朱定成老师通过实际生活引入、旧知复现、新知初现等环节,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想至抽象提炼中理解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并巧妙将神舟二十号视频融入课尾“学以致用”环节,以双关激励点燃少年强国之志,实现数学价值与家国情怀的共鸣。

朝前路实验学校张梦婷老师则以古巴比伦泥板中的古老方程为引,通过“发现-猜想-验证-应用”的探究路径,带领学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课堂融合数学文化与思维训练,让学生在代数推演间既构建知识体系,又体悟人类探索真理的永恒精神。

西附初中谈为伟老师利用情境互动激发兴趣,采用“特殊到一般”的推导逻辑,从二次项系数为1的方程入手,逐步推广到一般形式的方程,符合认知发展规律;分层任务提升学生参与度,注重探究与应用结合。


eb84a36a364a475f8e482c7259556b04.JPG


英语

景城学校林慧纯老师以Outdoor fun为主题,通过“传球说词”“寻宝地图”等互动任务,将词汇学习与团队协作深度融合。课程尾声,学生通过讨论反思户外活动的意义,并制定个人探索目标,实现了语言学习与体能实践的有机融合。

斜塘学校闫语老师的课堂思路明晰、环节紧凑,重难点把握精准、设计科学,借真实情境引入主题,以视频、诗词、名人案例等多元素材串联,活动多样且层次分明,紧密贴合学生生活,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金鸡湖学校方璐老师围绕ORBIS国际组织开展教学,通过“知识建构-倡议信写作-评价反馈” 的流程设计,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观测的评价任务,引导学生在修改倡议信的过程中深化对国际公益事业的理解,实现语言运用与价值认同的协同发展。

西附初中陆悠洵老师以国际慈善组织ORBIS为主线,通过分层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并结合小组复述、案例迁移强化实践,注重合作学习与自我反思,同时渗透慈善意识教育,鼓励学生从理解到行动,培养深度阅读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b7bfe61e51f34c39be525f50a1edea0a.JPG


物理

莲花学校冯淇琪老师以水果浮沉实验导入《浮力》教学,通过称重法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浮力规律。学生在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归纳结论的过程中,形成“观察-质疑-实证”的科学思维链条,课堂末段以悬念式追问总结课堂,为深度学习埋下伏笔。

西附初中姚晶莹以“基础-探究-应用”三阶推进浮力教学。首先,立足定义认知,借助实验表格探究变量;其次,进阶阿基米德原理推导,以控制变量法验证模型;最后,结合船舶排水量、桥墩浮力案例解析原理,通过浮沉子制作促进迁移实践,实现实验探究与工程思维的有机融合。


794d08d6de5a4a12b87b3c33281b066c.JPG


跨学科

星华学校李俞晓老师执教跨学科美术课《淡写墨香花解音》,围绕陈淳文人画展开教学,结合诗词意境,使学生理解绘画中的“残缺之美”与创作时的“传情达意”,对话古今,感受中国艺术的独特浪漫。


4b23bf5d665a4f27820e75b40db9b504.JPG


专家解码·知行赋能

苏州市教科院原数学教研员、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吴锷老师围绕《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学思考》作专题讲座,从学科理解的基本认识、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理解视域下的教育学三方面展开深度解析。讲座立足“教-学-评”一体化改革背景,结合教学鲜活课例,阐释如何通过学科理解突破实现从“教知识”向“育思维”的范式转型。参会教师表示,讲座理论扎实、方法实用,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指导。


0d22f08ade2c44878ab611d016d9b3d2.jpg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此次活动通过精品课堂立体呈现、跨学科思维碰撞、专家理论引领,形成“从课堂实践提炼经验、以理论成果反哺教学”的循环提升模式,不仅展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成果,更彰显了园区教育工作者在核心素养培育道路上的探索精神。未来,西附初中将以“教-学-评”一体化改革为支点,持续推进课堂深层变革,为园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文:各备课组

一审一校:吴婉玲

二审二校:洪浩

三审三校:周恩芳、田秋平

















终审:xfcz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