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表情与眼光——记西附初中语文交流会
9月29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芦淳老师莅临西附初中,对我校初一、初二年级语文组教师进行了督学听课,并对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指导!
课堂展示
《世说新语》中的表情与雅趣
芦淳老师先听取了初一年级席晨冉老师的《世说新语》。席老师课堂循序渐进、重点清晰、生动有趣。她由《世说新语》讲起,带领学生以古人读书的方式学习文言断句和语法,随后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文章大意、感受人物情感,环节过渡自然。最后总结本篇文言中谢公言传身教的教导方式,教导小辈们如何包容他人、热爱生活、感受文化等。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不仅走进 “咏絮之才”的故事,还认识了才思敏捷的才女谢道韫。
《列夫·托尔斯泰》中的眼光与诗意
芦淳老师紧接着听取了初二年级周雅文老师的《列夫·托尔斯泰》。周老师以情境化的趣味活动导入,邀请学生为书城的《列夫·托尔斯泰》传记写一则推荐语,在取材文本,拟写小诗的活动中带领同学们感知托翁平庸外表和天才灵魂的反差,走近这位俄国文学巨匠的精神世界。环节设计凸显周老师的巧思,她语言声情并茂,层层递进,对学生的点评精准,呈现出语文老师的匠心和用心。
专业引领 指明方向
在听课活动结束后,芦淳老师在语文交流会上就两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点评。首先,芦淳老师提出了席晨冉老师课堂的几大优点:一、重视朗读,课堂初始要求学生多次朗读,由朗读感受全文大意;二、文言翻译的点拨不留痕迹,又能有效指导学生运用“补、调、删、留”等翻译原则;三、细致地引导学生发现和研究人物心理,突显了课堂的创意。芦淳老师也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一、《咏雪》一文可引导学生感受谢太傅“发现生活”的家庭教育;二、导入时介绍《世说新语》是少年才子的折子戏,但本文介绍的是一名才女,可加以改进。
其次,芦淳老师高度肯定了周雅文老师课堂中情景境设计的理念,赞赏其课堂“活化”且极具“语文味”,充分体现在:一、充分深化文本、运用文本;二、课堂语言娓娓道来,充满诗意;三、精心搭建“台阶”,引导学生学习和感受托尔斯泰的精神。同时芦老师也提出将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等的背景资料进行补充这一建议。
本次教研员的督学指导,激励我校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注重教学情境的创建的激情和热情。随后,我校桑苗老师就芦淳老师的建议进行补充,听课是积累课堂经验、建构课堂风格的重要路径,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进。最后桑老师表示,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师”为指航灯,“友”犹共济者。相信在芦淳老师的指导下,在西附初中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初中语文组全体教师能让语文的表情更加丰富,眼光更加清澈而辽远,让语文的世界更加摇曳多姿。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