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生长——记园区“做”中学:做数学专项研讨活动
为切实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2月1日,由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西附初中承办的苏州工业园区“做”中学:做数学专项研讨活动如期举行,研究组全体教师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参加活动。
01 教学观摩 聚焦素养
西附初中房琳颖老师开设《正方形折纸中的数学美》一课。房老师通过折纸活动,带领学生经历折叠、观察、猜想、推理、交流、反思的过程,从折痕中揭示数学美,通过折正方形一边的三等分点给学生介绍了芳贺第一定理,并用已学知识证明定理,解释折纸活动的合理性。
景城学校聂礼强老师开设《探寻神奇的幻方》一课。聂老师从“洛书河图”传说故事导入新课,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展示过程,理解幻方概念,并能熟练构造三阶幻方,利用三阶幻方构造思想解决幻圆、数独等问题。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做”中学“幻方”,感受幻方之美。
星澜学校景莉洁老师开设《月历中的数学奥秘》一课。景老师用月历魔术开启学生对月历的再认识,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在学生动手操作自主设计万能的学历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在代数学习中用字母表示数、找出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意识。课堂上,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散思维,逐步形成必要的数学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
东沙湖实验中学葛善成老师开设《定宽曲线》一课。葛老师从车轮的历史发展历程引出驱动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带领学生讨论圆弧三角形等定宽曲线作为车轮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定宽曲线的定宽性、周长、面积等性质。通过讨论圆弧三角形车轮的优缺点,并对“重心不稳”“易磨损”等缺点设计改进方案,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星汇学校李雪琼老师开设《探寻完美长方形》一课。李老师用故事开启完美正方形的探寻之旅,从学生动手操作拼完美长方形开始感受图形中图形之间边长的数量关系,提升学生在图形中运用数学概念和工具来描述、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
西附初中张尚琦老师开设《神奇的正方形》一课。张老师以“折出最大的正方形纸片”贯穿始终,层层递进,数形结合,为学生营造了自然、新奇的探究实践氛围。学生在经历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图形、数据的规律之美和基本结论的奇妙之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02 评课交流 智慧碰撞
课后,听课老师们对六节展示课进行了讨论交流。“做”中学:做数学专项研究组导师团的老师们对六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青年教师们也讨论激烈,老师们对做数学是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03 专家引领 启思赋能
园区“做”中学:做数学专项导师、园区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李清老师做了题为《让数学动起来 让思维看得见》的报告。李清老师从为什么要做数学、做数学如何实施两大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并以做数学优秀案例向老师们阐述了做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园区“做”中学:做数学专项研究组领衔人、园区初中数学兼职教研员、区学科带头人李明树老师为此次活动做总结。李老师对做数学专项研究组老师们提出了殷切期望,也给老师们带来了对做数学课程新的认识与启发。
相信在导师团队的引领下,在教育实践的研究与反思中,做数学专项研究组团队将努力践行“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砥砺前行,日臻卓越。
一审一校:董浩捷
二审二校:田藏藏
三审三校:田秋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