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视角>教学动态> 详细内容

教学动态

【行“润·透”之路】“秤”得良心,“桥”见未来——西附初中优秀暑假作业展播(物理篇)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25 18:00:44 浏览次数: 【字体:

桥是智慧的,它是涉水通道,是人类跨越河流的智慧杰作;

桥是科学的,赵州桥、卢沟桥、二十四桥,是建筑学的瑰宝;

桥是心灵的,是人与人沟通的纽带,是心与心碰撞的花火;

桥是文化的,熠熠生辉,穿越千年时光,走向未来……

桥是隐忍的,桥是刚毅的,桥是承荷的,为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桥文化、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展示西附学子的动手动脑能力,造就桥梁梦,今年暑期,西附初中初二年级进行了首届中学生桥梁设计大赛。同学们自己设计、动手制作完成了许多精美的桥梁作品。

下面请一起来欣赏初二同学们的优秀设计及制作心得吧。

搭建理想桥梁

     ——设计组

我们初二的同学们参加了桥梁的设计与制作,同学们的作品精彩纷呈,其中设计组一等奖名单如下:

dace2af1af714025a528e22ed6b770e4.jpg

f472f12c04c74d0a9e9b2a5f6cbce095.jpgfe92a9ef43ca4c9abad463414d78bc5a.jpg


搭建理想桥梁

     ——承重组

fbf6d11d84234ffa9c99e63f0cb06091.jpg

自制神奇杆秤

  寻找平衡之美

杆秤是中国人独立发明的衡器,其中凝结了大量的精巧工艺和技术,至今仍然具有特殊的历史人文价值。一些地方将杆秤的制作工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说,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告诫人们,做人不可缺斤少两,秤得良心方可秤心如意。制作杆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从选材,刨圆,到用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杆秤工匠对职业极为神圣虔诚,从不因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少两。

杆秤虽小,却是衡量器具文明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最鲜活的缩影。它不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在秤砣高与低中体现人际交往关系,其精美的工艺和隽美的寓意都是电子秤不能替代的。初三年级的同学利用假期,也亲自体验了制作过程,亲身体会了工匠精神,完成了自制杆秤的趣味作品,他们对作品的制作过程有许多想说的话。

42af18d638604368ba02aca118f05e50.jpg

教师寄语

有的同学用吸管,有的同学用筷子,有的用小筐,有的用水杯,还有的用药瓶......制作出了五花八门、形态各异的秤。它们虽然长得奇奇怪怪,但是骨子里的精髓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杠杆原理!看到同学们的秤,老师心里还是满满的惊喜和激动,大家不仅增强了自学能力,而且提高了动手能力!未来的生活中,我们还要继续发扬“动手动脑学物理,瓶瓶罐罐做实验”的精神哦!

搭建物理与教育之间的桥梁,完成科普与学习之间的平衡,此次优秀暑期作业的评选,旨在充分发扬优秀榜样的引领作用,为新学期、新征程吹响前进的号角!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