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校本培训> 详细内容

校本培训

写作与课堂相长——记西附初中第七期“润•透”大讲堂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05 13:06:47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优质发展密不可分,为助力青年教师更快、更稳地提升专业素质能力,64日下午440,西附初中青年教师齐聚一堂,以“写作与课堂相长”为主题的“润·透”大讲堂第七期活动在学校教科室、师训处联合组织下热烈开展,师训处徐福康主任主持活动。本期交流会的分享人是物理组顾健老师。他多次开设各级公开课,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并撰写、发表论文十余篇,本次活动他从文献阅读、选题思路、文献撰写、投稿发表四个方面分享了科研论文写作经验。

  顾健老师提出文献阅读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教育学理论要学科教学化并最终服务于课堂教学。他以南大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为例,向在座青年教师推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课程·教材·教法》《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各学科核心期刊,帮助大家更好的把握学科热点、促进学科间的借鉴。

  创新、更新、拓新是顾健老师关于论文选题的建议。他认为中学论文研究主要有教材内容研究、课堂教学研究、中考试题研究、期刊征稿启示、参与课题研究五个方向,其中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衔接统整、比较分析可以分别助力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改进方面的研究,为论文选题提供思路。

  论文撰写需要历经前期构思、拟定标题、分解关键词、搭建框架、正文撰写、修改润色等六个过程,顾健老师以自身论文写作为例,回忆了自己本科及读研期间的论文写作,向在座教师详细展示了论文写作的各个过程。顾健老师强调,修改润色是一个必经阶段,既可以根据自身长期以来的经验进行修改,也可以根据期刊编辑的修改建议进行改进,使论文更加完善。

  顾健老师分享的最后一个内容是投稿发表。作为已主持市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篇的青年教师,他的经验表明,科研论文被高质量期刊录用,离不开长期文献阅读积累的丰富理论知识,离不开对教材、教学的开发与创新,更离不开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层层打磨与润色。耐心思考、细心钻研、悉心修改,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活动最后,徐主任做总结发言。他结合顾健老师的分享提出论文写作中的“三遇见”——因写作遇见美丽课堂,因写作遇见重要他人,因写作遇见真实自己。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论文写作从“模仿”开始,要多读专著,以理论支撑实践,使研究服务于课堂。

 

文字:王

图片:管书军  王明文

终审:xfcz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