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享悦读 用爱陪伴—— 记西附初中乐心节系列活动之“星”爸“心”妈线上好书分享活动
西附初中 “ 星 ”爸“心”妈讲师团在学校支持下推出了 “ 图书漂流 ” 阅读分享活动,活动以漂流的形式确保家长们人手一书, 一月一轮。学校心理组希望以阅读书籍为主线,用心理学的方法聚焦和探讨亲子和家庭生活中的教育难题,以帮助家长们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在学校第二届 “乐心”节到来之际,“星”爸“心”妈讲师团成员在学校专职心理老师的带领下,为全校家长推荐三本好书。
分享人: 袁媛 学校专职心理教师
推荐书目: 《温尼科特与为人父母者的谈话 ——爸爸妈妈的贴心书》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 孩子最重要的是安全感,安全感这个词究竟是什么?哪些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会使孩子觉得痛苦,而哪些不可靠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到混乱和恐惧,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会给孩子太多的限制和保护,而我们也知道孩子的确需要感到安全,我们该如何理清这些?
这让我想起了: 初中阶段很多孩子会表现的非常叛逆,挑战父母的 “ 安全 ” 底线,其实他们正是在用一张非常个性化的行为去探查所有的规则和可能性,但是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孩子确实接受了 “ 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 这一假设,他们信任父母早期良好的养育,通过对父母,对家庭,对老师,朋友以及遇到各类人的检验一次一次强化着安全感,所以尝试让孩子去拥有必要的、能满足自己真正成长需求的自由空间吧。
分享人: 刘佳(初二 9班家长)
推荐书目: 《陪孩子终身成长》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 书中给我带来最多反思的是第二点 “ 价值感 ” 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塑造孩子行为的最好时机是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而不是做错事情的时候。
这让我想起了: 初中孩子面对最多的应该是考试和考试总结,反观我自己,我总是在孩子考试失利的时候对她表达自己的失望,然后和她一起分析失利 /错误的原因。我忽略了这个时候的谈话和总结是否会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产生抵触的情绪。按照本书中的观点演化成实践, 那么如果我能尝试在她考的好的时候去鼓励她,并且帮助她总结成功的经验, 是不是会增加她的自信, 增加她主动学习的动力, 从而对她更有正面的帮助呢?
分享人: 张德英(初三 15班家长)
推荐书目: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 书中的设计理念,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设计自己不同版本的人生,然后去验证,调整 ……
这让我想到了: 作为初三孩子的妈妈,对于孩子的人生,也可以用这个设计理念来进行她的人生设计。我一边看书一边跟着书中的指导和孩子一起做了重力测试,美好生活日志,还有她的不同版本的人生计划。
这让她不仅有一个自己期待的明确的目标,同时抱持着好奇心,去探索每一种可能,体验每个当下的美好或者特别。这个过程实在是非常美妙的体验,她不仅对自己的人生有掌控感,这样的感觉也让她的自尊水平不断提高了。
这样的设计人生本来就是一种人生,人生是一段精彩的旅程,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这是多好的人生态度!
“
尽信书不如无书
”,父母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
“
背熟书中的内容
”,而在于在日常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实践,用心体会,用爱守护, 陪孩子一起终身成长!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