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传承劳动荣光,铸造奋斗青春
为深入贯彻劳动教育,落实劳动课程,培养劳动精神,“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西附初中开展“劳动节”系列主题活动。
一、“劳”以启智 “动”以润心
初一初二年级开展了劳动知识竞赛,聚焦垃圾分类、低碳生活以及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拓宽眼界,也为即将开展的劳动体验课程做预热。
劳动体验课程分批次进行,本次走进开心农场的事初二(2)班。他们提前准备好了小铲子、钉耙等工具,清扫落叶、松土、播种、浇水,流程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却挺有难度,但同学们兴致勃勃,合理分工,井然有序,干得热火朝天。
有些孩子将土堆成一高一低状,农业上叫做“打垄”,利于排水通风,植物的根便不会烂;有些孩子小心地将幼苗放进土壤中,轻轻向下按压,再用土覆盖……
活动中还有意外之趣:发现了和普通土壤颜色不一的深灰色土壤,松土时挖到了一个个“小古董”……还见到了不少土壤中的小生命——蚂蚁、蚯蚓、蝼蛄等。
这次劳动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同学们既学会了如何播种,同时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劳动经验,更让学生明确了美好的生活需要靠双手拼出来、干出来的深刻道理。
二、劳动教育: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劳动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西附初中持续开展“劳动教育”特色活动,开设劳动相关社团、举办劳动主题讲座、创建劳动主题基地、设立固定劳动时间……将主题思想转化到每位学子的实际行动中,用双手创造天地,引导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校园青春气息。
每周三下午的劳动实践时间,西附学子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用勤劳的双手打造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草长莺飞之际,学校举行“拔草”主题专项活动,学生走进校园的果树林、小菜地,仔细筛选农作物与杂草,真实体会农民的艰辛与不易。
西附初中劳动主题社团种类多样、形式丰富。无土栽培社的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种子的萌发和移栽、营养液比例的调控、设备的操作等,学生在此期间不仅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历程,也体会到了现代数字科技与传统农业结合的奥秘。
在热心家长的帮助下,我校成立了“蘑菇基地”,学生通过勤劳的双手,日复一日的浇灌,精心的呵护,一个个蘑菇就如同小精灵般探出脑袋,学生也体会到丰收的喜悦。
为进一步亲近自然,感受农耕文化,初二全体学子更是踏上了牧谷农场的研学之旅。
为更好地发挥榜样的力量,西附初中特邀请劳模进校园,开展主题讲座,以优秀带动优秀;邀请收纳整理方面的专家,指导学生做好整理,让生活更加轻盈。
此外,劳动主题班会、国旗下的劳动主题讲话等也定期开展,让学生在思想的熏陶中,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鼓励学生将劳动精神融于生活日常,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给父母做一道菜、煮一碗粥……
三、少年说
夕阳从蓝铁皮门上的玻璃撒下了一抹橘色的光,我和同学一起来到了蘑菇房浇水。我们把菌棒的两端划开许多道小口,好让平菇能够钻出头,再用水龙头朝着菌棒浇水。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是一个个菌棒,第二天,就已经长出了一个个的“小芽”。经过几天,平菇长得又大又多,看上去很强壮。看着它们,我们不禁感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初一(34)班 杜明原
通过参加拔草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与分工的重要性。在小组内,我们各尽其取,有的负责拔草,有的负责搬运,有的负责整理,在小组成员团结一心的工作下,我们成功将区域内负责的杂草清理干净。12班每位同学都非常享受这次活动,在汗水中收获了许多快乐。
——初二(12)班 王胤智
通过这次整理收纳的讲座,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管理和规划的技巧。对自己的管理能力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整理收纳技能,更是能够合理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和时间。
——初二(9)班 童胜寒
“很累,但很开心,第一次亲自种菜,土和阳光都给我留下了好印象。道法课上学过,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今天直接在生活中接触到了课本知识,我行使了权利也履行了义务,收获了劳动经验,相当开心!”
——初二(2)班 陈兆鸣
“这次经历很有趣,出来干活有利于身体健康,还发现了‘铁矿’和‘古董’!劳动的过程带来很多乐趣,让我们拥有了很多施展想象力的空间,感觉在课业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初二(2)班 尹听秋
一审一校:张亮
二审二校:邢尚翎
三审三校:龚陈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