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周国旗下讲话: “植”此青绿,共“树”未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初一23班的范蕴琪,今天,我站在国旗下,想与大家探讨一个关于“青绿”的命题。这抹青绿,是教室窗外摇曳的桂花,是留心草稿纸反面可以演算的习题的举动,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用行动书写的、关于未来的答案。
春风拂过校园的枝头,嫩芽在晨光中舒展,仿佛是大自然写给我们的信笺,邀我们共赴一场与生命的约定。这个约定,藏在我们身边的土壤里,藏在每一片绿叶的呼吸中。清晨踏入校园时,总会被教学楼前的玉兰所惊艳——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砖上,像一首温柔的诗。可诗的字里行间却藏着刺眼的痕迹:草丛里散落的纸飞机、教室里彻夜长明的显示屏、运动场上随手丢弃的塑料瓶……这些场景,让我想起地理课上老师展示的卫星云图:地球的绿肺正以每分钟36个足球场的速度消失。
我们的学校也曾陷入这样的矛盾。当同学们经过一番努力后,是快乐的庆功宴,可是有人将庆功宴的奶茶杯随手丢进绿化带的灌木丛;大家共同培育的绿植在窗台努力生长,却有同学对快枯黄的盆栽置之不理。这些细节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环保意识与行动之间的沟壑——我们深知绿水青山的珍贵,却常把“明天再开始”当作借口。
同学们,真正的环保不是单单一句口号,而是重塑生活的哲学。它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审视日常,用创新的思维来寻找答案。这周三就是植树节了,中国政府在1979年正式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并且悼念孙中山先生。借此机会,我想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倡议一:让节约成为习惯,让绿色融入日常
一张纸,可以正反两面书写;一盏灯,可以随手关闭;一个水瓶,可以循环使用。节约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流淌在生活细节中的温柔。当我们把垃圾先分类再投进垃圾桶时,当我们用旧报纸包住课本时,我们已经在为地球织就一件绿色的衣裳。
倡议二:让目光停留片刻,让关怀温暖生命
路过花坛时,请放慢脚步,别让鞋底碾碎初绽的野花;遇见心动的绿意时,请静静观赏,别让双手惊吓了它的绽放。每一株植物都是沉默的朋友,它们用光合作用为我们输送氧气,而我们也可以用一份善意,回报它们的馈赠。
倡议三:让文明常驻心间,让青春绽放责任之花
站在十三四岁的门槛上,我们这一代注定与环保命题紧密相连。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在实验室,把废弃试剂瓶洗净回收,因为化学废料的危害远超想象;在外出就餐时,对一次性餐具说“不”,公筷的叮当声是最美的环保宣言;在社区,用专业知识开展环保宣讲,让垃圾分类从“麻烦”变成“习惯”。愿我们铭记:每一株幼苗都听得见时代的雨声,每一次弯腰都能拾起文明的尊严。
同学们,当我们凝视挺拔的松柏、摇曳的垂柳,是否听见它们在诉说一个真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珍爱草木,尊重生命,共建和谐校园,守护自然家园。让我们以少年之心,守护每一抹绿色;以青春之名,书写生态文明的答卷。
春风又绿江南岸,少年奋进正当时。“植”此青绿,不仅为山河妆点新颜,
共“树”未来,更要让人类与万物续写永恒的春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一审一校:杨晓琳、赵斐
二审二校:赵昌婷
三审三校:杨煜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