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会>工会之家> 详细内容

工会之家

春风执笔绘西附·万千星辉耀巾帼——记西附初中“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08 09:05:28 浏览次数: 【字体:

三月,春风蘸着桃李的芬芳,在校园的青石板上写下一行行温柔的诗句。西附初中的长廊外,玉兰未谢,海棠初绽,一群少年手持彩笔与信笺,在“国际妇女节”的暖阳里,将爱与敬意的种子播撒成漫天星辉。  

墨香浸染处,聆听“她”的史诗

春阳将教室的窗棂镀成琥珀色,讲台上方墨绿色的板书1909-2025在光晕里微微发亮。当历史课卷上的“国际妇女节”从铅字化作会课的暖流,少年们的笔尖开始震颤。明信片上一帧帧黑白影像在投影中浮沉——百年前女性走上街头为平等呐喊的身影,与今日三尺讲台上女教师执笔的剪影重叠孩子们在上勾勒出眼角的细纹,用三行情书将老师的粉笔灰写成挚爱告白:“您画过的圆/比月亮更早教会我/完美是弧度,也是温度”。有人将水彩浸染成温柔的鸢尾紫,画布上系着围裙的母亲正在晨曦里择菜,发梢垂落的光斑细碎如有人用钢笔郑重誊写:奶奶的蒲扇摇碎了七十个夏天,却把最后一片清凉留给我课本上的蝉鸣”;有人向平凡书写不凡:拂晓时分的环卫工、正午实验室里的研究员、暮色中接孩子放学的妈妈、子夜仍在修改设计稿的建筑师……原来,史诗都藏在女孩们的身影中。真正的致敬不是仰望星辰,而是看见身边每粒微光的重量。窗外白玉兰正将清香洒向长廊那些尚未说出口的感谢,那些突然读懂的生活褶皱,在这个沾着晨露的早晨,终于化作少年们心头抽芽的春天。或许教育的真谛,正是教会他们在书写妇女二字时,能听见历史长河奔涌的轰鸣,也能触摸到此刻掌心里温暖的共振。

fd382d96d0d444569a11f870012e0d44.jpg

时光照相馆,打捞青春

初一初二的教室里,老照片在课桌间流转成银河“时光照相馆”在热情分享中悄然开张泛黄的相纸里,扎麻花辫的少女站在60年代的供销社前矜持可爱,烫卷发的母亲抱着襁褓在零几年的照相馆会心微笑,磨白边的布鞋踩过岁月的麦浪,扎着红绸带的自行车铃铛撞碎那年的夕阳……每一帧凝固的岁月,都在少年的指尖重新显影。孩子们举着手机与旧照同框,快门声里,外婆的碎花裙与孙女的校服裙摆飘成平行时空的蝶。“这是我妈妈当列车员时的勋章”“原来奶奶参加过抗洪救灾”……这一张张照片背后都站着一个小小的解说员,“原来真正的女神从不住在电视里”,捧着相纸的女孩轻声说,“她们的故事,一直藏在我们的姓氏里。”细语如春蚕食叶,啃食着代际的隔膜。当“女性力量”具象为家族相册里的笑靥,那些关于坚韧、勇气与爱的教育,早已渗入少年生命的肌理。或许这就是时光照相馆的深意:当孩子们学会打捞岁月长河里的女性微光,那些被尘埃遮蔽的星辰,终将在新的瞳孔里,永恒闪烁。

4905adafa59e4b4eb12cedca60c9cc40.jpg 

温情流淌间,绘就“她”的幸福

课铃响时,满园皆是捧着手工贺卡的“春风信使”。男孩蹲在花坛边为草坪“想给最爱的老师制作一幅‘叶之语’,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女孩将扭扭棒折成康乃馨,花瓣里藏着给食堂阿姨的卡片:“您打的每勺汤,遇见更有温度。粘着彩纸的办公室门把、塞满祝福的教师信箱,定格在暮色中亮起的教学楼中,每扇窗都是一盏星火,照亮女性教育者伏案的身影,也映照着少年们正在书写的,关于尊重与成长的叙事。另外,同学们还主动分担起了家务的重担,厨房里,他们小心翼翼地切着蔬菜,尝试着烹饪出爱的味道;客厅里,他们细心地擦拭着每一件家具,让家的每一个角落都闪耀着温馨的光芒;牵起她的手漫步香樟道,将青春期羞于启齿的感激,揉碎在并肩踩过的落叶声里。这段温馨的时光,如同一首悠长的诗,让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一个个精美的手工贺卡,一束束清新的鲜花,一件件用心的独家设计,都凝聚着孩子们最真挚的情感,如同无形的纽带,紧紧连通着彼此的心,让爱在空气中流转,温暖而明亮。这些细碎的光斑,星星点点,照亮了西附校园的角角落落,也照亮了成百上千个家庭。或许教育的终极浪漫,就是让孩子们懂得:所谓“爱她”,从来不是单向的索取,而是等待被破译的、生生不息的宇宙信号。孩子们学会了给予,学会了感恩,更学会了如何以一颗温暖而明亮的心,去照亮他人,照亮世界。

4caadde17b98482bbd4eb657bdd07707.png 

平凡点滴处,点赞“她”的力量

三月的风掠过枝头,揉碎了满园玉兰的香,也漾开了属于教育园圃里的温柔序章。我校特别策划“春风十里 不如有你——点赞身边的她”暖心活动,大家纷纷用文字记录下眼中那些动人瞬间当晨露还栖在鸢尾叶尖时,她们已执起粉笔将晨曦谱成知识的诗行;当日影西斜倦鸟归巢时,她们仍用红笔在作业本上绣出点点星光;在紫藤长廊下,她俯身为学生系紧松脱鞋带的侧影;或许在暮色渐浓时,她办公室窗口那盏始终明亮的灯;又或是运动会上,她为跌倒孩子拭泪时融进风中的呢喃……这些行走在春风里的身影,既是执卷论道的师者,亦是学生心尖上永不凋谢的二月兰。一封封信笺的舒展,是一场场美丽的情书,这些瞬间如春溪中的花瓣,或许不曾被镜头定格,却让教育的温度在目光与目光之间流转。西附校园里诗情画意,正生长在这些未被量化的温柔里。我们相信,那些被伞檐护住的笑声,早已在孩童心田栽下万亩春天。

dd93cabbcde743fdacb79b71668671e2.png 

漆色流转间,题写“她”的芳华

当三月的风掠过漆盘,搅动起琥珀色大漆的涟漪,时光忽然有了丝绸般的质地。在“春风摇曳,执扇芳华”漆扇DIY活动现场,女教师们以指尖作笔,将沉淀千年的东方美学,凝成掌心一握的温柔春意。素绢为幕,檀骨作架。当朱砂融入大漆的刹那,似将朝霞云霭收进扇面;点墨细嵌时,水韵的微光在漆层间游弋,恍若星河坠入深潭。有人以金黄两色拓印流年,恰似时光的痕迹,默默私语;有人巧思勾画山水,墨色在绛红底漆上晕染开来,恰似把《千里江山图》裁下一角轻摇。那些俯身调漆的身影,让春日午后的阳光都变得黏稠起来——她们不再是讲台上传道授业的师者,而是穿越千年与匠人对话的文人画客,原来教育者的精神图谱,早在这方寸扇面悄然传承。活动尾声,余柄漆扇悬于暖阳窗前晾晒,像一群敛翅栖息的彩蝶。风起时,流转的光斑掠过扇面上的蒹葭、兰草与远山,恍惚间竟分不清是人在画扇,还是扇在绘人。这场指尖与美学的对话,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古籍里的铅字,而成为可触摸的温度;当她们执扇走过樱花道,衣袂间翻涌的何止是大漆的沉香,更是一个学府对女性教育者最诗意的礼赞——愿你们永远如漆器般温润坚韧,在岁月长河里熠熠生辉。

bb18229332de490b821d19103df23e93.jpg 

最好的节日礼物,从来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看见彼此灵魂里永不熄灭的教育烛火。这些微光闪烁的瞬间,正在重塑教育的时空维度。这场名为“妇女节”的春日仪式,终究不只是节日的献礼——它是学校精心设计的生命课,让我们在追溯女性群像时读懂历史的壮阔,在触摸家族记忆时感受血脉的绵长,更在具的付出中,领悟爱的真谛。西附的春风年复一年吹开新的故事,而那些被星辉点亮的眼睛,终将在未来的某个三月,成为照亮他人的光。此刻,且看万千心火摇曳,正将“平等”与“感恩”的薪火,悄悄传向更远的春天。

文字:杨晓琳

图片:琚婷、杨梅、吴佳晨、正副班主任、西附学子

排版:董浩捷

一审一校:赵斐、徐梦艳

二校张亮、琚婷、田秋平

三审三校:杨煜


终审:xfcz
分享到:
【打印正文】